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每段内容字数尽量接近原文。
---
文|阡客到了骚年
编辑|阡客到了骚年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句诗是周恩来总理为悼念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所作。诗中深刻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表面抗日,实则内战的丑陋嘴脸。类似的内讧不仅发生在皖南,我的家乡焦作也曾发生一场被人忽视的小规模战斗,史称“许河事变”。
许河事件所带来的历史教训,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以及“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方针认识不足的悲剧体现。当敌人准备开枪消灭我们时,我们还沉浸在唱着团结抗战的歌曲中,思想上卸下了武装,没有做好坚决斗争的准备和组织,最终遭遇了严重伤亡和惨痛失败。
1938年12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公然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河南博爱县许河村(现属焦作市范围内),对我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大队(简称二大队)发动了突袭,导致我军遭受重大伤亡,这就是著名的“许河事件”。
展开剩余90%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大队的主要领导成员
姓名 | 现职位 | 解放后职位 | 主要功绩
汪家道 | 大队长 | 少将军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 参加了长征
程明升 | 政委委员 | 东北电业管理局局长 | 领导设计仿制第一台军用通讯小发电机
刘聚奎 | 政治部副主任 | 川北行政公署副主任 | 建立了柏山村第一个党支部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北方局代表朱瑞同志指示,在焦作煤矿工作的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要“留守焦作附近,开展游击战争,组建敌后政权,领导修武县、获嘉县、博爱县、济源县一带的党政军工作”。
1938年初,焦作沦陷。程明升同志一方面以焦作扶轮小学的党支部为核心,广泛团结各界群众,积极动员煤矿工人、铁路职工以及进步的师生,组建了道清游击队,建设了抗日武装力量;另一方面则积极筹备修武县抗日民主政权的成立。
通过与社会各阶层的多次协商,到了1938年春末夏初,修武县政府正式成立,程明升同志被任命为县长。这是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共产党主导,联合各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的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典范。
为进一步壮大地方武装,程明升将道清游击队与太行南区的第四、第六支队合并,成立了道清游击支队。随后在7、8月,将道清游击支队与修武县大队及各区中队统一整编,组建了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大队。
汪家道任大队长,程明升任政委,刘聚奎任政治部副主任。全体官兵统一佩戴“八路游击队”的臂章。程明升同志依托这支武装力量,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积极推进抗日根据地建设,在道清铁路南北成功建立了六个区政府。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动员组织平津流亡学生加入抗日队伍,开办太行公学培养抗日干部,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向地主富农征收救国捐,为八路军筹集粮草和物资。这些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
然而,程明升贯彻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引发了当地地主豪绅的强烈反感,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军官程潜告状,声称“程明升压迫我们”,要求撤销他的县长职务。
当时,国民党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署专员、国大会代表郭仲隗对程明升的抗日行动极为不满,公开嚷嚷“我们上当了”“程明升是共产党”“修武县被赤化了”等恶毒言论,多次派人到修武县政府,强令“交出抗日武装”,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1938年冬季,郭仲隗以“程明升不服从专署领导”为借口,撤销了他的县长职务,派专署副官陈品卿接任。此举激起修武各界人民的强烈反抗,群众自发组织游行示威,最终将陈品卿赶出县城。
与此同时,郭仲隗秘密联络铁道警备队徐翔九及地方反动武装刘明德、刘明道、冯乃让等,指派专署保安副司令李子魁统筹指挥,对修武县抗日武装实施东西两面夹击。他还策动恶霸张铁珊、段明刚等人在道清铁路南一带袭击我二区区公所,煽动三区中队长李振声叛变。此时,抗日武装内部普遍感到一场风暴即将爆发。
为了维护抗日大局,修武县政府在里外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地方政权,率部向外转移,继续坚持抗战。二大队领导汪家道、程明升、刘聚奎经过研究,认为“东面辉县薄壁一带地势开阔,熟悉地形”,于是于1938年12月3日从里外窑出发,向东转移。
部队行进至黑崖村时,刘聚奎提出:“我们在辉县活动时间长,但在博爱活动较少,西进开辟博爱局面更有利于扩大我党我军影响。”考虑到太南特委也曾指示“西去破击晋(城)博(爱)公路”,刘聚奎作为博爱县人,主张立即转向西线。当晚,部队在麦秸河村宿营。郭仲隗得知我军向西,立刻命令李子魁调集刘明德、刘明道和冯乃让部队,约两公里外的许河村集结,占据南北山岭高地,并布置伏兵准备12月4日清晨阻截我军。
我方前卫伏兵由二营营长周银贵率领一个连,在南山岭上警戒,七连二排长崔振中走在最前方。接近许河村时,我方被敌军拦住,崔振中问清身份并询问阻止理由,对方谎称是专员公署人员,声称“前面执行任务,国共合作时期,咱们是一家人,有我们在山上警戒,你们不用担心”。
我军侧翼部队刚下山,正面也遭到拦阻。汪家道、程明升下令部队在山谷休息并唱歌以缓和气氛,同时派刘聚奎前往交涉。对方提出“道清支队可以通过,但程明升和修武县大队不能”,并强迫我方交出程明升。
刘聚奎严词拒绝,指责对方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阻挡抗日武装西进是严重错误。他强调道清支队已与修武县大队合编为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大队,不允许程明升通过就是不允许整个支队通过。双方针锋相对,刘聚奎坚决不交人。
尽管刘聚奎连续三次单独交涉,每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结果却毫无进展。此时,我方士兵高唱《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打日本》《共产党国民党,两党合作不会亡》等抗日救亡歌曲,期望敌人能从民族大义出发,避免开火。
然而,正当刘聚奎准备再度交涉时,敌方突然鸣响信号枪,随即机枪和步枪齐声开火。由于思想上轻视对方不会公开射击八路军,缺乏战斗准备和组织指挥,我方在慌乱中被迫还击。敌军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我军处于无掩护的山谷中,人数悬殊,伤亡惨重。
尤其是刚刚改编尚未整训的第三营大部分人员逃散,一、二营在老战士带领下苦战。战斗至下午四五点时,一营营长江春贵与刘聚奎率部占据南山山包,并与汪家道、程明升会合,认为伤亡严重,继续战斗不利,遂决定由一营掩护,部队迅速撤退,向东转移,当晚在交口村宿营。次日,白健、胡均策两同志在交口村一带收容伤员和掉队人员。
主力部队经西村、六股涧抵达黑崖,稍作整顿后转战山西陵川、平城,向支队总部汇报战况。郭仲隗策划的许河事件,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制造内讧的早期典型,严重损害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导致我党领导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被瓦解,我方武装损失五六百人、数百支枪械。焦作一带革命形势急剧恶化。
郭仲隗派陈品卿任修武县长后,继续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无理包围中共修武博爱武中心县委,扣押县委书记李泽及两名工作人员(经我方交涉获释),县工会主席王喜玉、农会主席杨德贵、杨清云、崔长永等同志也遭无端扣留。获释后,王喜玉、杨德贵、杨清云三人不久即被暗杀。
许河事件发生后,我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迅速向国民党当局抗议,要求追究破坏国共合作、蓄意挑起摩擦的责任人。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曾为此向我军致歉,郭仲隗也因此被免职。
1939年5月20日,《新华日报》特派员克寒采访彭德怀副总司令,彭总发表了《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的谈话,专门列举许河事件(当时称修武事件),揭露国民党部分顽固分子破坏合作的罪行,指出这些行为“削弱杀敌力量,损害民族元气,延缓抗战胜利”,同时仍强调大局,呼吁“挽救亡,全靠团结,否则覆巢无完卵”,希望各方“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参考文献:
1. 程明升自传
2. 刘聚奎:《关于许河事件》,1979年11月
3. 新华日报特派员克寒:《十八集团军彭德怀副总司令谈坚持抗战与巩固团结》,新华日报(华北版)1939年5月23、25、27日
4. 焦作日报
---
这样改写后,语义未变,文字更流畅丰富,也增加了部分细节。你觉得怎么样?需要调整或再润色吗?
发布于:天津市网上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