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经历剧痛,据乘用车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零售预计1931.7万辆,同比下降6.6%。2020年的 “1-9月,重点车企(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其经济效益继续好转,部分指标增速由负转正,其他指标降幅继续收窄。”这是中汽协11月份《产销快讯》传达的利好信息。
整车市场6月起销势逐月趋好。重汽等14家重点车企(集团)10月份整车销售同比都超越上年同期,其中,重汽业绩尤为突显,增速高达134.4%;广汽、长安、奇瑞、江淮、比亚迪、陕汽和庆铃等增速两位数增长;上汽自6月转圜以来,其中9、10两月同比增速已近10%。
随整车产销量持续向上,重点车企(集团)的一些产出指标也愈益好看。1-9月,工业总产值(25210.27亿元)和工业销售产值(25359.32亿元)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前者增长2.1%,增加额523.1亿元;后者增长 2.3%,增加额557.5亿元。前9月工业增加值5486.86亿元,同比微降1.7%,但同上半年和一季度比,降幅分别大幅收窄13.4和42.0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乘用车联合会)。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告别了消费需求暴增红利、政策红利驱动的市场时期,也有很多新势力品牌入局,有远见的传统汽车企业开始入局智能汽车时代,除了国际特斯拉、国内蔚来、小鹏、威马这类新势力,广汽集团的广汽埃安、上汽集团的智己汽车等等,已经到了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真枪真刀PK的时候。
今年,懂车之道总编辑莫帅(莫伟帅),将继续评测更多的新车,也继续保持传统,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出贡献的汽车品牌和车型颁发奖项,以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2019年,第一届懂车之道2019年度汽车诞生,虽然才第二届,我们编辑部已经有长达十年的试车评测经验,经验和懂车之道试车大数据是很可贵的,评审团除了我们专业团队之外,还会争取社会人士。媒体同行、设计界人士、互联网从业者等,更重要的还是有你们,可爱真实的消费者朋友。当然有一点在这里是一定要强调的是,我们是非常独立的机构,颁奖不参与任何商业行为,仅限于对车型的肯定,这是一种颁奖应该有的态度。
时间其实过得蛮快的,懂车之道已经成立4年时间了,懂车之道年度汽车迎来了第二个年头。懂车之道编辑部也日益壮大,专业评测维度也越来越完善,我们一直都是关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这几年的时间,汽车产业发生巨大的变革,中国品牌往高端市场进军,比如长城魏派、吉利领克、长安汽车的UNI系类。以特斯拉、蔚来、小鹏、威马、哪吒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入局。传统汽车的发展竞争激烈,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智能汽车,说白了就是在一台车上,软件和硬件同样重要。
入冬以来,部分地区陆续出现新冠病例,疫情防控的压力始终不减。尽管当前经济加快修复,市场整体向好态势明朗,但也要注意到,明年春节时间较晚,将导致年前的销售节奏后移至1月,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在疫情期间遭受极大冲击,对年底车市支撑的缺失也可能逐步显现,这些也给本月市场冲高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懂车之道年度汽车,从来都不是汽车行业的改变者,我们只是汽车产业变革,汽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参与者、见证者。
虽然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了各种困难,我们相信这不是某一个企业,某一个个体的困难,而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困境,但是第二届懂车之道2020年度汽车如期举行。
经过海选、初选、初审、50款车型入围评测,评测之后,经过中审、第二届懂车之道2020年度汽车共有44款车型获得提报,进入2021年1月8日的终审。1月8日的线上颁奖,新的懂车之道年度汽车即将诞生。
第一届懂车之道2019年度汽车,我们把年度品牌颁发给了一汽红旗,也给很多的国产品牌颁发了年度汽车奖项,的确今年,我们还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看到它们拼搏的身影,其实也看到了很多传统汽车品牌奄奄一息,在市场上看不到它们的动作了,比如海马、东南、众泰、中兴、观致等。
《懂车之道指数》,《懂车之道观察》等思考,我们未来会做更多线下的技术评测,我们的评测,几乎所有的新车,我们都会让他们进入海选,大概会有60多款新车入围,这一评测过程也顺势成为了我们观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佳视角,除了产品的获奖,我们所评测的数据报告也对对于各个车企在标定和更新换代车型的时候有一个参考的意义。
懂车之道总编辑莫帅(莫伟帅)总是说到,我们每一次都是站在年末,回首过去一年,懂车之道年度汽车,始终在参与中国汽车产业,还在继续不断向上,这也是我们创办懂车之道,举办懂车之道年度汽车的意义,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